欢迎访问兰州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榆中县法院:可以安装假肢了,她终于笑了

来源:兰州中院宣传处 榆中县法院       责任编辑:王晶    发布时间:2025/2/10 10:16:3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张法官,您看!”齐某举起手机,屏幕上的银行到账短信让她的眼睛亮了起来。她高兴地向张亚斌比划着:“赔偿款到了,我能联系安装假肢了!”阳光从窗棂斜切进来,给桌上摊开的《残疾人福利政策指南》镀了层金边——这是榆中法院和平法庭回访时带来的特殊礼物。

2022年的一个下午,轰鸣的车间里,齐某右手不慎被机器重伤,虽全力救治,仍无奈截肢。她上有需要赡养的年迈公婆,下有两个年幼的子女,这只突然消失的手掌,让这个家庭的脊梁塌了。从工伤发生到案件诉至和平法庭,历经劳动关系仲裁、诉讼、工伤申请和后续治疗等,沟通不畅导致双方嫌隙渐深,矛盾愈发尖锐。

“一个生活困难,一个官司缠身,妥善解决双方困境才是关键。既要确保齐某能及时获得足额赔偿,也要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明确企业责任,避免过度的赔偿压力影响企业发展。”法律文书能判公道,可人心里的疙瘩得靠温度来化。在走访涉案企业和齐某所在村委会后,张亚斌再次组织调解,释明工伤待遇支付标准及法律依据,分析相关利害关系,最终弥合双方的分歧 ,该案圆满调解。

回访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当发现齐某的残疾证还没“激活”福利政策时,法庭工作人员积极与镇政府及残联沟通联系,协助齐某申请相关福利。

“结案不是句号,尤其是涉民生案件。我们多跑一里路,群众就少绕一道弯;我们多想一步棋,社会就多一分和谐。这,就是‘小案不小办’的温度。”张亚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