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我进入了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成为了民三庭的一位法官助理。在正式报到当天,我看着高悬于大楼之上的法徽,以及在大门口排队准备进入的人群,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来我的母校考察时的讲话“要立志干大事,而不是要当大官;要立志为人民,而不是只顾个人小家。”五年来,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坚定理想信念,让青春为法治中国梦绽放。成为一名民事审判业务部门的审判辅助人员,也算是得偿所愿,开启了我为人民服务的“算账”人生。
算好“经济账”,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我所在的兰州中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在根据案由分案的情况下,受理案件中数量最多的是民间借贷纠纷,“算经济账”就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在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之间转账共计有近五百笔,转账合计金额上千万,当我拿到双方厚厚一叠的流水往来时,内心情绪复杂,一方面深感责任重大,稍有纰漏就会导致整体账目出错,进而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把每一笔账算好,才能算好整个债权保护的总账。最终,我们核对账目的结果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纠纷也得以解决。
算好“法律帐”,践行《民法典》伟大精神
“法与时转则治。”在一起返还原物纠纷中,涉案房屋历经几手,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多年,产权归属尚不明晰,相关企业已经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部分案件相关人员已经因经济类犯罪正在监狱服刑,案情十分复杂。借助翻阅案件做分析笔记的机会,我对相关的民事单行法进行了梳理,也对《民法典》部分进行了再度学习,就为算好这笔“法律账”。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民法典》的跨时代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是一部“把我国多年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成果确立下来”的法典。我们在审判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寻找专业理论与司法实践之间的平衡点,提高运用法典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算好“人情帐”,把判决写在大地上
在我上手开展工作时,前辈法官对我说,法官应当是一本百科全书,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需要既懂法理也要懂人情,否则案件很难得到彻底解决。很快,我就在一起相邻权纠纷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双方当事人是同姓同族村民,关于共用通道占地的争议长期得不到解决。为了搞清楚事件来龙去脉,法官们和我先后前往县自然资源局和当事人所在村调取证据、勘察现场。作为90后的我先是见识了最新的卫星地图技术,办事人员熟练地调出了涉案宅基地的相关信息,之后也看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专业人员手工绘制的各户宅基地地图,一丝不苟,精细非常。三十多年间,对于基层乡村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社会矛盾形态也不断出现,这样的工作经历,让我摆脱了学生气,更加接地气,也让我不断磨练了基层工作能力,从努力听懂每一句方言做起,耐心细致讲解相关法律政策,深入浅出地回答当事人的疑问,最终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民事审判业务部门,算好每一笔“经济账”、“法律账”和“人情账”,就是我立志要做好的大事。在每一个案子中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公平正义,最终实现司法实践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兰州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高新开发区595号 邮编:730070 E-mail:2789074199@qq.com 电话:0931—12368
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